高效奖励,健康成长
你是否常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这周完成作业,下周带你旅行”、“好好吃饭,奖你糖果一颗”或“文具收好才准看电视”?作为家长,我们总想通过奖励激励孩子养成好习惯,提升效率 。
然而,随着孩子成长,简单的物质奖励似乎渐渐失去了魔力,甚至可能滋生“功利心态”。正值暑假,孩子有充足时间和父母相处,可以凭借自己的良好表现获得奖励。作为父母,要如何在 “奖励”和“不奖励”之间找到平衡,科学地制定奖励制度,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既有动力又保持纯真呢?
行为与态度的双重考量: 给予孩子的奖励应该和孩子的行为态度联结在一起,不能只看他有没有完成。比如,孩子自发完成作业而不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完成,才值得奖励。
避免“唯结果论”: 当孩子努力却未达设想预期时,父母试着首先肯定其付出,共同分析问题,并在过程中给予适度鼓励。这样,孩子学会的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,而非追求结果。
阶段性调整奖励策略: 在孩子3岁以前,物质奖励还是很有必要的,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不管是小糖果、玩具娃娃、水彩笔,孩子会收获正确行为带来的优质成效。
高质量的陪伴时光: 暑假时间充裕,可以多多安排家庭活动。如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去往游乐园、动物园,或一些简单的家庭游戏,都是无价的精神食粮。这些经历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,还能拓宽孩子的视野。
按时兑现承诺: 无论何种奖励,诚实守信是前提。这不仅关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,更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一课。
具体化的赞美: 避免空洞的“你真棒”,转而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。比如,“你的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,真让人舒心!”这样的赞美能让孩子明确知道哪里做得好,值得保持。
强调过程与努力: 当孩子在学习、生活各方面取得进步时,强调其过程中的努力与坚持。如:“你今天的作业字迹工整,错误率也低了,这就是专注和练习的结果!”
·END·
如果您有兴趣加盟贝尔安亲,依托30年安亲教育经验、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、成熟运营模式和千校成功经验,创办一家持续盈利的高端学生托育机构,轻松进军学生课后托管蓝海市场!欢迎您加入贝尔安亲大家庭!